為建設遼寧煤炭儲備基地來尋求投資伙伴
[2015-12-22 16:22:08]詳細說明:
做為提高應對能源供應緊張和重大突發事件能力的一項保障性措施,建立煤炭儲備基地客觀地提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議題。煤炭戰略儲備已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相關方面正在著手制訂國家煤炭儲備基地方案。
遼寧儲備基地建設是全省涉及能源方面的重點建設項目,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8月17日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第二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項目建設”的思想相吻合。
一、 組建遼寧煤炭儲備基地(中心)的背景
按照國家儲備體系構置的國家、區域和地方三級儲備網的規劃設計,組建遼寧煤炭儲備基地預案主要源于東北地區煤炭市場的地域特點突出
一是它“自閉”傾向較強,使東北煤炭市場同華北、華南、西北、西南等地區地域存在很大差別。
二是遼寧地區煤炭供需缺口大,年供需缺口大體在1億噸左右。制約遼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省內重點電廠電煤需求量大但采購的資源數量無法保證
四是省內冶金行業已經復蘇,煤炭需求量大且供需缺口較大
五是省內供暖行業面臨資金短缺,煤價高,煤炭需求量大的矛盾制約。
綜上所述,要提高在能源緊張狀態下的煤炭供應能力和社會保障能力,針對遼寧省煤炭消費大省的狀況和煤炭在未來30年仍然占能源總量70%的基礎地位,遼寧經濟要發展,煤炭基礎地位必須穩固,因此,建設遼寧煤炭戰略儲備基地勢在必行。
二、建設遼寧煤炭儲備基地的項目可行性及戰略優勢(有利條件)
1、遼寧具有的地理位置和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戰略中的政治經濟優勢
7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遼寧省公路、鐵路交通順暢,產業體系完備、港口基礎雄厚、科技教育發達、金融實力強大,遼寧通過體制創新和自己創新,產業結構調整,打造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的目標、創新招商方式、實現全面對接,使遼寧、沈陽經濟出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這些為爭取遼寧煤炭儲備配送基地落戶遼寧沈陽提供了條件和可能。
2、具有快捷、高效的鐵路運輸能力,是建設遼寧煤炭儲備基地的重要條件
華北地區和“三西”地區運往東北的煤炭主要依靠鐵路、其主要通道有四條沈山線、京通線、綿承線、集通線,其中、沈山線做為出關煤通道每年煤炭的運量都達到了2000萬噸以上。鐵路大動脈的暢通保證了東北地區煤炭的有效供給,促進了區域煤炭市場的健康、穩定、協調發展。
3、遼寧沿海港口勢力的崛起為遼寧煤炭儲備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今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遼寧具有較長的海岸線和海洋資源,隨著遼寧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的作用更加突出。東北地區煤炭輸出的主要港口有葫蘆島港、大連港、錦州港、營口港、鲅魚圈港、丹東港。據了解,錦州港海運到東南沿海地區煤炭2004年已接近1000萬噸,隨著營口、鲅魚圈港煤碼頭的啟用和丹東港的開通,及今年國家確定的葫蘆島港是蒙東重要的下水通道。遼寧煤炭海運能力將有所增強,煤炭流通賴以依靠的運輸條件改善將擴大對內對外的煤炭貿易,輸入資源量增加,必將使東北、遼寧煤炭市場交易更加活躍和充滿生機。
三、該項目的投資規模、效益、功能設計分析
1、作用
建立省級煤炭儲備基地(中心)首先是作為提高應對能源供應緊張和重大突發事件能力的一項保障性措施。煤炭戰略儲備基地還可以起到平抑價格的作用。
2、規模
遼寧煤炭儲備基地(中心),可以參照和借鑒山東省的作法采取總體規劃、分期建設、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方式來運作。一是在沈陽選址建常規的煤炭儲備配送基地;二是在遼寧港口選址一處做為煤炭出海通道或儲備基地,參與對省外下海煤貿易。擴大市場份額及占有率、覆蓋率。三是在國有重點煤礦建設儲備基地,通過上述三種形式構建遼寧煤炭儲備基地(中心)模式。
從遼寧省省情出發;規劃為2—4年建設周期,規劃一期工程為年煤炭配送量1000萬噸、年煤炭加工能力500萬噸、年煤炭應急保障能力50—80萬噸。
3、功能
基地的主要功能是資源補充和能源安全保障,根據迎峰度夏和冬季儲煤、用煤高峰等不同時期的耗煤情況,確定不同時期日常最低儲備量和應急儲備量。日常以企業化運作、市場化經營為主,發揮政府采購的優勢,解決省內煤炭資源缺口和煤種調劑的問題;資源緊缺時期用以平抑市場煤價。
4、效益預測
基地(中心)如能達到經營1000萬噸/年煤炭的能力,按(每噸煤進價400元/噸,銷價500元/噸)計算,預計年銷售額達42.74億元,國、地稅款2.5億元,其中:國稅1.46億元、地稅1.04億元。投資人可得到可觀的經濟效益。
現沈陽煤炭交易中心認識到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已向省、市、區領導部門提交立項申請,籌備建設遼寧煤炭儲備基地。
沈陽煤炭交易中心是2005年經市、區政府批準,集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并且它以商流、網絡技術為平臺、以物流為支撐、以現貨交易為特征、引入新的經營理念和煤炭供應鏈管理模式,為客戶提供集約、高效、環保供應鏈管理服務和綜合配套服務的大型 現貨市場。經過幾年的建設、沈陽煤炭交易中心已被國家有關部門列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產地)、秦皇島煤炭交易中心(海運)、廣州華南煤炭交易(進出口)并列的煤炭消費城市試點。
今年以來,沈陽煤炭交易中心圍繞貫徹落實曾維書記,王英副市長的指示精神,結合發揮市場載體作用,積極探索沈陽煤炭流通產業發展的模式,尤其是當前我國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造成煤炭及其下游行業經濟(如鋼鐵行業)的發展速度放緩,行業企穩、資金沉淀、急需尋求新的經濟刺激點和效益創新點的契機。
經過幾年的開發建設,由遼寧省煤炭工業管理局主辦,沈陽市商業局、沈陽煤炭交易中心承辦的東北煤炭市場網,于今年6月1日開通運行。同時,由遼寧省煤炭行業協會主辦,沈陽煤炭經營協會、沈陽煤炭交易中心承辦的《遼寧煤炭信息》刊物于7月改刊成功。網刊互動為全省煤炭儲備基地搭起電子信息平臺。
同時利用東北煤炭市場網網絡平臺優勢,實現煤炭儲備電子商務功能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是指通過電子方式,采用標準化的格式,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結構化數據的傳輸和交換。EDI是現代化供應鏈之間聯系的紐帶,是體系架構的基礎。而煤炭儲備中心實現供應鏈管理同樣是以edi技術為基礎的,實現電子商務功能。
沈陽煤炭交易中心雖然是建設遼寧煤炭儲備基地項目的積極倡導者,但由于自身資金能力有限,必須有控股企業參加,使煤炭儲備基地項目形成新的股份制(控股、參股)通過體制創新和機制改革方能使該項目充滿活力。因此,希望省內外的有識之士和電力、冶金等行業具有較強經濟實力企業的加盟!來共同建設遼寧煤炭儲備基地項目,為東北、遼寧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