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對煤炭開采企業“軟件”作硬性規定
[2015-12-22 16:39:27]詳細說明:
山西煤炭重組的步伐一直緊鑼密鼓,在煤炭開采主體重組告一段落后,山西省政府最近又對煤炭開采主體的“軟件”進行了硬性規定。
山西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做實做強煤炭主體企業。為此,山西省政府要求,兼并重組后形成的主體企業注冊資本金原則上不得低于2億元,主要負責人必須具有8年以上管理大、中型煤礦的經歷,企業所有主要專業技術人員工程師及以上職稱人數不得少于90人等。
資本不是門檻,人才才是困擾山西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門檻。
主要負責人必須具有8年以上管理大、中型煤礦的經歷,企業所有主要專業技術人員工程師及以上職稱人數不得少于90人,應該是具體到每一個煤礦,而不是煤礦開采的集團。
這一要求就是為了解決煤炭事故、資源浪費等長期制約山西煤炭經濟發展的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目前,山西煤炭行業辦礦主體已由2200多家減少到130家,礦井數量由2600座減少到1053座(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辦礦比例為2:3:5),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已全部淘汰,平均單井規模提升至年產100萬噸以上?!?/p>
目前,山西煤炭系統共擁有90多萬名員工,其中有大專以上學歷人才只占到5%左右。
山西省政府規定,對于公司投資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或弄虛作假,造成安全事故或引發社會矛盾的,將取消其主體資格。新組建的煤炭主體企業未按要求做實并規范運行的,其所屬煤礦一律不得復工復產。
在提出“軟件”要求的同時,山西省依然在進一步推進煤礦整合重組。
“目前,煤礦整合重組協議簽訂率已達到98.5%,兼并重組主體到位率達到96%,采礦許可證換證率達到90%。”近日,山西省省長王君在201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王君表示,全省煤炭產量已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去年11月以來月產量達到6100萬噸以上。通過這一輪整合重組,山西省煤炭工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產業水平顯著提高,安全生產狀況明顯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 上一篇:兗州煤業啟動實施“二次創業加快發展”戰略
- 下一篇:2010年中國神華港口下水煤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