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宏“兔” 煤企“一把手”們這樣說
[2023-02-15 10:08:53]詳細說明: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奮力譜寫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新篇章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堅定“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零碳轉型,矢志躋身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戰略,通過結構調整、改革創新、對外合作等一系列措施,開創了產業大調整、企業大轉型、效益大提升的良好局面,連續8年入圍世界500強榜單,去年位列世界500強第209位。
陜煤集團堅定不移朝著新的目標邁進,矢志到“十五五”末實現“六個1”戰略目標,即年營業收入1萬億元,資產總額1萬億元,A股市值1萬億元,年利潤總額1千億元,企業穩居世界500強前100位,全面躋身世界一流企業。
堅持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同頻共振。這些年,陜煤集團通過投資新建、擴能改造、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一煤獨大和傳統要素占比過重的格局發生重大轉變。新的一年,陜煤集團將以產業升級轉型為主線,以產業基礎再造和高位切入新賽道為著力點,采取一切增量、保供、提效的有力措施,確保煤炭、電力、化工、鋼鐵、建材量穩增效。加快推動煤、化、鋼、電、新材料等主業項目建設,形成煤炭、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三足鼎立的產業格局。全力建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和現代化企業治理體系,形成融入國家“雙循環”和暢通企業“自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堅持效益優先與效率提升同向發力。這些年,陜煤集團積極實施“去雜歸核”戰略舉措,果斷關停淘汰落后產能,技改升級高耗能裝置,分類有序退出非主業領域,集團整體治理效率迅速提升。新的一年,陜煤集團將全面啟動新一輪虧損企業治理專項行動,加速落地《虧損企業扭虧增盈治理方案》,爭取用三年時間,優化治理一批、整合提升一批、關閉出清一批,全面打贏虧損企業扭虧增盈攻堅戰。將全面完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抓實市場化運營機制,真正實現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抓住混改實質,重點用治理突破機制創新,用激勵促進活力提升,用協同優化資源配置,不斷釋放體制活力,釋放改革紅利。抓好三項制度改革,讓“有進有出、有上有下、有高有低”成為常態,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調整。
堅持科技創新與人才驅動同步支撐。經過近些年的接續努力,陜煤集團先后布局了西安、上海、深圳、北京、德國、日本六大研究院,渭南、蒲城、華州、榆林、涇河新城等七大產業示范基地,形成國內東南西北協同、國內國外聯動創新格局。新的一年,陜煤集團將充分發揮六大研究院和七大產業示范基地的中軸輻射作用,加強與國內外頂尖高校、高端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成立協同創新中心,支持科技基金投資孵化,形成多元化的合作創新模式和多樣化的科技創新合作機制,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培養一批優秀企業家、引育一批戰略科學家、打造一批卓越工程師、淬煉一批精英工匠“四個一批”為重點,帶動形成數量充足、梯次配備、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一流人才隊伍。
堅持數智轉型與品牌強企合拍共鳴。這些年,陜煤集團全面深化煤炭產業全價值鏈數據互聯,超前布局“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在國內煤炭行業率先推進生產方式變革。新的一年,陜煤集團將深入推進“14N121”數字化轉型升級,形成“鏈接一切”新生態。積極推廣智能礦井、智慧礦區、智能工廠示范成果,持續加大煤化工、鋼鐵、電力等產業板塊智能化工廠建設支持力度,形成更多省級和國家級應用場景示范。以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為核心,建立“陜煤”大品牌理念,從技術、質量、服務、文化方面切入,持續擴大“陜煤”品牌矩陣。
堅持黨建工作與民生工程雙向賦能。新的一年,陜煤集團將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全面實現黨的領導、公司治理和全心全意依靠職工有機融合,把黨管干部與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黨組織運行與企業管理架構,黨建考核與業務考核真正嵌套融合、規范運行,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用公司治理現代化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化推進“幸福陜煤”建設,系統化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毛:聚力“六高一強”推進高質量發展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將錨定爭創世界一流企業目標,深化提升“六個堅定”基本原則,明確“六高一強”實踐路徑,即以高水平謀劃、高效益經營、高效率運行、高活力創新、高安全保障、高品質共享、強黨建引領,全力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高水平謀劃是發展之源,重在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重要作用。聚焦“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我們將提高謀劃決策科學性,積極對標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強化“投、融、管、退”一體化管理,不斷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尤其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創造性做好煤炭“取其材、用其能、固其碳、不污染”大文章,推動主力煤礦智能升級、快速發展,支持焦化企業工藝優化、提質擴能;聚力發展以煤鹽為源頭的功能材料、新能源兩大核心產業,加快進軍高端尼龍、芳綸制品、半導體材料、綠能儲能、煤層氣開發等綠色高端產業領域。
高效益經營是發展之核,重在聚焦質量效益,提高持續增盈能力。我們將堅定以質量效益為中心,通過扎實推進主業進位爭先、輔業放開搞活、困難企業脫困、資產結構優化“四項工程”,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主導產品競爭力更強,“一利五率”躍升更高水平。聚焦主責主業,分類系統梳理輔業,培育一批非主業專精特新企業、與主業關聯配套企業,處置一批與主業關聯度不高、長期扭虧無望企業。建立與現代化企業相配套的人力資源體系。
高效率運行是發展之要,重在增強管理穿透力、考核有效性、要素協調度。我們將探索建立高質量發展指標評價體系,圍繞人、財、物等核心要素,用好用活對標管理提升、數智賦能升級“兩大引擎”,通過對標同行業、同類型先進企業,以數字化、智能化建設賦能管理等手段,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認真落實“兩個一以貫之”,堅持市場機制、科學管理,注重系統思考、協同合作,以“一盤棋”思想推進集團做強、板塊做實、基層做優,不斷增強“集團總部決策高手、產業板塊市場能手、生產單元成本殺手”的能力,支持引導基層單位深耕細作核心業務、核心市場、核心客戶。
高活力創新是發展之匙,重在以機制創新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我們將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重點在“活”字上下功夫,加快構建以國家戰略+轉型方向為牽引,以靈活機制為支撐,以“六個一批”為抓手,以產銷學研用一體化協同為依托,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的新時代集團創新體系,讓“工資靠課題、獎金靠成果”成為企業創新文化的鮮明特質,全面激發企業創新活力,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集團科技貢獻率、成果轉化率達到行業領先,每個核心產業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拿出一批拳頭產品。
高安全保障是發展之基,重在系統觀念、底線思維、精準嚴密、超前防范。我們將全面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把改善苦臟累險崗位的作業環境作為治本之策,以數字化、機械化、智能化為抓手,推動主力企業全部建成智能礦山、智慧工廠。高度警惕資金風險,分類設置“紅綠燈”和風險管控底線。
高品質共享是發展之本,重在促進職工與企業同命運、共成長。我們將進一步豐富“企業發展,職工共享”核心理念內涵,更加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把職工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相銜接,持續完善工資、環境、健康、醫養等多方面立體化惠及職工的工作機制和設施體系。
強黨建引領是發展之魂,重在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建經營融合提升。重點聚焦黨委和黨支部優化,在原來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區域化黨委和大黨委模式,積極探索推進基層黨支部改革,鍛強基層戰斗堡壘,同時在信訪穩定、企業文化、宣傳思想、紀檢監察等方面創造性開展工作,全面增強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能力。
華電煤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杜將武:走中國式現代化煤炭產業發展之路
華電煤業集團連續第11年上榜中國煤炭工業50強,在2022中國煤炭企業50強中營業收入排名第20位,煤炭產量排名第14位,凈利潤排名第5位,營業凈利率排名第3位。榮獲煤炭工業安全高效集團榮譽稱號、獲評“中國華電特殊獎勵企業提質增效一等獎”,6家煤炭企業獲評煤炭工業“特級安全高效礦井”。小紀汗、肖家洼、石泉煤礦通過綠色礦山5A級認證,甜水堡二礦通過綠色礦山4A級認證。
2022年,華電煤業積極履行能源保供社會責任,全年累計保供煤炭3860萬噸,涉及全國19個省份、94家發電供熱供暖企業,收到錦旗、感謝信50余件,8個集體、6名個人榮登第五屆(2022)CCTD煤炭運銷系列品牌榜,企業榮獲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責任金牛獎“責任品牌獎”。
華電煤業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清醒正視自身短板不足,充分發揮較強的核心競爭力、較完善的產業鏈體系、較好的發展軟實力和專業人才支撐等長板優勢,準確把握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新方位,堅決在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推動能源低碳轉型中擔當作為,發揮國資央企“六個力量”,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式現代化煤炭產業發展之路,不斷增強服務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力和能力。
2023年,華電煤業將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加快建設一流企業。
把安全生產作為第一前提。有力有效統籌發展與安全,不斷提升安全領導能力、專業管控能力和自主保安能力;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及地方相關環保法律、法規,持續開展環保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重點企業生態環保診斷,堅定不移守牢環保底線。以智能化建設、綠色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本質安全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建設。
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服務國家能源安全和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全面落實我國重大能源基礎設施“穩投資”要求,積極融入和對接我國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全力以赴推進煤礦產能核增,積極推動煤炭戰略資源獲取。加快電廠、鐵路專用線、選煤廠等配套項目建設,深入實施港口、航運、鐵路服務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積極推動國家煤炭儲備基地落地。
把提質增效作為第一任務。以持續開展對標提升為手段,以價值創造為核心,以提升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為重點,更加注重效益、突出效率、防控風險,持續優化經營策略。深入推進生產、投資、成本、費用精益化管理,常態化開展風險排查和專項整治,暢通營銷、生產、降本、發展等各環節協同堵點,深挖精細管理提效和協同創效潛力;實施產融結合戰略,借助上市公司平臺,加快資產證券化,推動資本增值與品牌溢價互動,確保經營業績穩健增長、發展質量持續提升。
把改革創新作為第一動力。進一步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持續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體系。持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激發企業內部活力。持續加大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力度,不斷擴大“朋友圈”、做優“生態圈”,形成創新要素“強磁場”。加強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聚焦智能生產、智慧經營和管理痛點、難點,賦能產業升級和管理提升。
把黨的建設作為第一保障。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大力實施以“加強黨組織領導力,推動完善公司治理;激發黨組織創造力,推動加快改革創新;增強黨組織戰斗力,推動融入生產經營;彰顯黨組織凝聚力,推動引領企業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四力四推”黨建工程,按照“一年見成效、兩年上水平、三年創一流”的步驟,壓茬推進、持續發力。
冀中能源張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明日:以四大核心 八項重點謀轉型
張礦集團為冀中能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多家煤炭企業改革重組而成的大型能源企業。2016年,張礦集團響應國家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政策號召,陸續關閉退出了張家口區域的40處礦井。企業面臨煤炭主業支撐不足、流動資金極度緊張、歷史遺留問題多、職工安置壓力大等諸多問題,亟待轉產轉型。
2023年,張礦集團深入分析自身所具備的資源稟賦、區位環境優勢,因企制宜、因地制宜,確立了在煤炭主業、綠色能源、綠色建材、現代物流、文體旅游、機械“智”造等產業方面的發展方向和定位。
張礦集團連續2年實現實質性盈利,企業發展根本面持續改善,多元支撐格局正在形成,扭虧脫困、提質增效取得階段性勝利,干部職工思變求存圖強的意愿空前高漲,企業轉型發展、蝶變重生的機遇期已經到來。
基于此,我們明確了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即圍繞“煤炭主業增量增收、非煤輔業全面扭虧、轉型項目實質落地、歷史問題穩妥解決”四大核心,聚焦“增量增效、降本增效、扭虧脫困、債權清收、項目落地、改革創新、安全環保、和諧穩定”八項重點工作,突出效率效益,強化管理提升,努力開創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發展的新局面。
新的一年,我們堅持“提質增量、蝶變重生”戰略,突出重點領域,解決關鍵問題,推動本部與外埠協同發展,重點從4個方面入手。
堅持強基促穩,聚焦指標抓落實。聚焦生產組織,突出效率效益,確保增量增效。全年煤炭產量確保同比持平,營業收入達到25億元,利潤實現1.7億元;生產礦井統籌生產組織和資源擴界,保證生產接續;外埠開拓確保1個至2個托管項目落地,力爭創利3000萬元以上;地面生產單位動態優化產品結構、銷售結構、客戶結構,確保全面扭虧為盈;去產能單位聚焦土地優勢,盤活閑置資產,靈活運用租賃創收、引進項目和自主開發多種方式,探索持續盈利的良性循環模式。
深化改革創新,錨定問題抓突破。持續完善薪酬分配激勵機制,推進管理機構優化和班子職數壓減,加快低效無效企業處置和退出,實施扭虧治虧承諾制和能力“不勝任”退出機制,建立重點任務“限期辦結”責任制,試點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改革精神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推進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狠抓專業研發隊伍建設,發揮創新工作室、技術能手、勞模工匠的示范效應,著力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改變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現狀。
謀求持續發展,突出重點抓項目。把握冀中能源集團“兩年調整轉型”政策機遇,組建專班團隊,明確時間節點,推動項目落地。煤礦項目方面,加快張家梁礦井工批復手續辦理,綜合推進官板烏素礦高壓鐵塔搬遷、3號煤開采論證、資源擴界,盡快啟動新疆丁家灣煤礦火區治理工程,保證煤炭生產可持續;全力跑辦新花園煤礦項目,積極調研萬全區褐煤項目,確保取得實質進展。在轉型項目方面,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抓住河北構建“穩定可靠、多能互補”能源格局新機遇,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新能源企業;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融入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推動汽車文旅園、宣東商貿物流園、尚義旅游開發項目落地創效。
適應市場導向,提升管理抓質量。以全面預算管理、全面成本管控和全員績效考核三大體系為主線,進一步優化大數據信息平臺、QC小組建設和對標管理,嚴格周調度月分析,強化硬指標剛性落實和軟指標動態調整,實現整體管理效率和縱向管控能力“雙提升”。繼續開展提質增收、降本增效等活動,把各項費用支出壓到最低,同時突出抓好政府補助爭取、節稅降稅、環境治理保證金和資源價款返還等工作。
本文摘自《中國煤炭報》
- 上一篇: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可靠的能源保障
- 下一篇:能源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