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發文: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2020-03-11 15:40:03]詳細說明: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消息,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應急部、國家煤礦安監局等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礦,基本實現掘進工作面減人提效、綜采工作面內少人或無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礦固定崗位的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
《意見》指出,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加強規劃引導,完善相關支持政策,營造煤礦智能化發展良好環境。
《意見》提出了主要目標: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礦,初步形成煤礦開拓設計、地質保障、生產、安全等主要環節的信息化傳輸、自動化運行技術體系,基本實現掘進工作面減人提效、綜采工作面內少人或無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礦固定崗位的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形成煤礦智能化建設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實現開拓設計、地質保障、采掘(剝)、運輸、通風、洗選物流等系統的智能化決策和自動化協同運行,井下重點崗位機器人作業,露天煤礦實現智能連續作業和無人化運輸;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構建多產業鏈、多系統集成的煤礦智能化系統,建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自動執行的煤礦智能化體系。
《意見》強調,鼓勵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結合區域特點、煤層賦存條件、技術基礎等因素,研究制定煤礦智能化發展規劃,科學引導煤礦智能化發展的進度和規模。支持煤炭企業制定煤礦智能化發展實施方案,落實建設任務、技術體系和建設進度,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發展步伐。
《意見》稱,要加強煤礦智能化基礎理論研究,推進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設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研發平臺,加強對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
《意見》明確,重點推進大型煤礦開展系統性智能化建設,對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嚴重的礦井,優先開展智能化采掘(剝)和危險崗位的機器人替代,建設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凝練出可復制的智能化開采模式、技術裝備、管理經驗等,向類似條件煤礦進行推廣應用。
《意見》指出,支持和鼓勵高校加強煤礦智能化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推動專業交叉融合,培育一批具備礦業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工程、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等知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本文摘自《中新網》
- 上一篇:各類煤礦到2035年將基本實現智能化
- 下一篇:2019年度煤炭裝備制造業十大新聞